法院法院法院法院法院高級高級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案例1.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長春一汽某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一審:長春新區(qū)人民法院(2023)吉0193民初2292號
【基本案情】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注冊帶有“一汽”字樣、圖形的商標。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及旗下眾多子公司在企業(yè)名稱中冠以“一汽”字樣。2013年4月1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管理部發(fā)布文件,同意長春一汽某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名稱中“一汽”字號的使用期限截止到2015年12月20日。后經調查發(fā)現,2015年12月20日之后,長春一汽某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仍在企業(yè)名稱中使用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商標,并在生產、銷售、對外宣傳時使用“一汽”文字、圖形,故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請求法院判令長春一汽某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使用帶有“一汽”字樣的企業(yè)名稱。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認為,2015年12月20日之后,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未再授權,長春一汽某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繼續(xù)使用“一汽”字樣失去了正當性基礎。遂判令長春一汽某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停止使用帶有“一汽”字樣的企業(yè)名稱。
【典型意義】
本案是對我省重點企業(yè)有效司法保護的案件。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我省的龍頭企業(yè),由于歷史原因,使用“一汽”字樣而實質與一汽集團并無關聯(lián)的企業(yè)在我省較多,該案件當庭宣判、高效審結,展現了人民法院在保護知識產權和保障營商環(huán)境方面的積極作為,在我省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對審理仿冒“國企”名稱類案件,打擊“假國企”的侵權行為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案例2.吉林某管業(yè)科技研發(fā)有限公司與張某、吉林某家政服務中心、遼寧某科技實業(yè)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一審:吉林省梅河口市人民法院(2022)吉0581民初2596號
【基本案情】
吉林某管業(yè)科技研發(f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管件技術研發(fā)、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司。該公司研發(fā)的即插式管接頭產品在行業(yè)內和市場上獲得了較高的知名度及影響力。經吉林某管業(yè)科技研發(fā)有限公司調查發(fā)現,張某使用吉林某家政服務中心的營業(yè)執(zhí)照在“抖音”、“快手”APP上注冊賬號,發(fā)布大量詆毀其產品的短視頻。同時,張某銷售遼寧某科技實業(yè)有限公司的同類產品。吉林某管業(yè)科技研發(fā)有限公司認為,張某、吉林某家政服務中心、遼寧某科技實業(yè)有限公司與其存在同業(yè)競爭關系,張某在短視頻平臺發(fā)表的不當言論系對其商譽的詆毀,已構成不正當競爭,嚴重損害其商業(yè)信譽、商品聲譽,破壞了公平競爭、規(guī)范有序的市場秩序,故提起不正當競爭訴訟,請求判令立即停止商業(yè)詆毀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刪除案涉侵權短視頻,并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認為,張某的被訴行為構成商業(yè)詆毀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判決張某立即停止對吉林某管業(yè)科技研發(fā)有限公司的商業(yè)詆毀行為并刪除案涉短視頻、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
【典型意義】
本案是“互聯(lián)網+”背景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guī)制的商業(yè)詆毀行為的典型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或者誤導性信息,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yè)信譽、商品聲譽,否則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本案對規(guī)制互聯(lián)網領域相關商業(yè)詆毀行為具有較強的警示教育意義,有助于維護健康的市場競爭秩序,凈化網絡環(huán)境。
案例3.前郭縣某米業(yè)有限公司、前郭縣某合作社、西昌市某糧油經營部、布拖縣某糧油店與李某某、大安市某糧貿有限公司知識產權與競爭糾紛案
【基本案情】
李某某為涉案作品著作權人,大安市某糧貿有限公司為涉案作品著作權被使用人及涉案作品包裝袋大米銷售者。李某某、大安市某糧貿有限公司發(fā)現西昌市某糧油經營部、布拖縣某糧油店在銷售前郭縣某米業(yè)有限公司、前郭縣某合作社的類似大米包裝袋,認為前郭縣某米業(yè)有限公司、前郭縣某合作社的包裝袋和李某某、大安市某糧貿有限公司的包裝袋構成實質上的相似,認為前郭縣某米業(yè)有限公司、前郭縣某合作社、西昌市某糧油經營部、布拖縣某糧油店的行為涉嫌侵權和不正當競爭,訴至法院。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認為,前郭縣某米業(yè)有限公司、前郭縣某合作社、西昌市某糧油經營部、布拖縣某糧油店不構成對李某某、大安市某糧貿有限公司著作權侵權,但其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故判決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
【典型意義】
本案厘清了著作權及平等競爭權權益保護的邊界,有助于經營主體在法律框架內進行公平競爭,充分發(fā)揮市場的競爭作用,促進企業(yè)之間的優(yōu)勝劣汰。本案對經營主體的規(guī)范化競爭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有助于維護統(tǒng)一公平誠信的市場競爭法治秩序,為我省經濟高質量發(fā)展保駕護航。
案例4.四川某酒業(yè)有限公司與吉林省某甲酒業(yè)有限公司、吉林省某乙酒業(yè)有限公司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案
一審:吉林省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2022)吉02民初66號
【基本案情】
四川某酒業(yè)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某為“瓶蓋”“瓶體”外觀設計專利的權利人,案涉專利現處于保護期內。四川某酒業(yè)有限公司系涉案專利的排他許可的被許可人。四川某酒業(yè)有限公司發(fā)現吉林省某甲酒業(yè)有限公司、吉林省某乙酒業(yè)有限公司未經許可,擅自在拼多多、微信等網絡平臺和線下門店大肆銷售與涉案專利相同的“九五彈匣酒”商品,遂提起訴訟,請求吉林省某甲酒業(yè)有限公司、吉林省某乙酒業(yè)有限公司停止侵權、賠償損失。吉林省某甲酒業(yè)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劉某為“酒盒套裝(彈匣)”外觀設計專利的權利人。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認為,王某享有的外觀設計專利與被訴侵權產品均用于盛裝酒,系相同種類產品,雖然王某被授權“瓶體”“瓶蓋”為分體狀態(tài),而劉某被授權酒盒套裝(彈匣)套件為組合后狀態(tài),但被訴侵權產品的設計與王某“瓶體”“瓶蓋”專利外觀設計組合后整體外觀基本一致,就一般消費者而言,上述差別并不足以造成明顯的視覺差異,對整體視覺效果構不成顯著影響,應當認為被訴侵權產品的設計與王某外觀設計專利的整體視覺效果在一般消費者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上無實質性差異,二者構成近似。被訴侵權產品落入王某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侵犯了王某的涉案外觀設計專利權。遂判決:吉林省某甲酒業(yè)有限公司、吉林省某乙酒業(yè)有限公司停止侵權、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
【典型意義】
本案重點闡釋了對于組裝關系唯一的組件產品的外觀設計專利,被訴侵權設計與其組合狀態(tài)下的外觀設計在一般消費者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上無實質性差異,可以認定二者近似,構成侵權。即使被訴侵權外觀設計在案涉專利權之后被授予專利權,亦應承擔侵權責任。人民法院在本案中明確了獲得外觀設計專利權并不能當然免除侵權責任的審理思路,讓侵權者不要試圖通過合法外衣免除賠償責任,為外觀設計專利權人提供更充分的法律保障。
案例5.慈溪某玩具有限公司與長春市某廣告?zhèn)髅接邢薰尽⒐衬城趾ν庥^設計專利權糾紛案
【基本案情】
慈溪某玩具有限公司是名稱為“兒童車”的外觀設計專利的獨占實施被許可人。長春市某廣告?zhèn)髅接邢薰驹凇捌炊喽唷逼脚_經營“某模玩專營店”網店,并在網店內銷售“兒童平衡車腳踏車1-3-5歲自行車三合一溜溜小孩滑行車寶寶三輪車”的產品。慈溪某玩具有限公司以長春市某廣告?zhèn)髅接邢薰句N售的產品侵害其外觀設計專利權為由訴至法院,請求判令長春市某廣告?zhèn)髅接邢薰就V箤@謾嘈袨椴①r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認為,人民法院在審理專利權糾紛中適用法定賠償制度,不能突破法定下限,支持了慈溪某玩具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典型意義】
本案是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案件。涉及法定賠償制度的嚴格適用問題,當前在專利民事案件的審理中,對于侵權損失、獲利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無法查清的情況下,適用法定賠償但突破賠償下限的情況屢見不鮮。這不僅有違關于法定賠償的立法規(guī)定,也有悖于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司法政策。本案二審判決,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法定賠償制度進行詳實的文義解釋及歷史解釋的基礎上,明確了法定賠償的裁量邊界,表明了依法提高侵權違法成本的鮮明態(tài)度,對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形成尊重專利價值的法治氛圍具有積極意義。
來源: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
編輯:IPRdaily辛夷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領先的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yè)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fā)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fā)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islanderfriend.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