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daily 知識產權第一新銳媒體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連接IP變革者
來源 / 學法網
在高成長企業(yè)中,有幾種人才難以在團隊中培養(yǎng)——懂資本的人才,財務、法律人才。因為這幾種人才不僅要懂專業(yè),而且需要經驗。一般的公司多半是在上市前引進這樣的人才,但蔡崇信在阿里創(chuàng)業(yè)的當年加入,極大地加強了阿里巴巴駕馭高額資金,以及多次在國際資本市場融資的能力。在成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前,蔡崇信擔任阿里巴巴首席財務官超過十年,堪稱阿里巴巴的“財神爺“。
“像蔡崇信這樣的人不可能在公司內部培養(yǎng)出來,只能從公司外部找,但多半公司找的時候已經是快要上市了,他們來的目的就是準備上市。而前期創(chuàng)業(yè)者把該犯的錯誤已全部犯過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有些投資上的錯誤根本不可逆?!瘪R云曾這樣說。
還有一些公司很幸運的是夫妻中有一人諳熟資本市場,這樣的公司運作上市的能力也很強,如SOHO中國的張欣來自高盛,當當網的俞渝來自華爾街。
1、上帝給馬云送來了蔡崇信
蔡崇信在一個顯赫的律師家庭出生, 1990年從耶魯大學法學院畢業(yè)后,在紐約的蘇利文&克倫威爾律師事務所擔任稅務律師。三年以后,他轉到了私募股權行業(yè),開始尋求一個做決定的角色,而非顧問咨詢。他開始在一個小型的私募公司中任職,隨后搬到香港,為總部在瑞典的AB投資公司工作。
1999年3月10日推出的阿里巴巴英文網站,一度得到《福布斯》《新聞周刊》等國際權威媒體的報道。當年5月,蔡崇信從香港飛到杭州,代表公司到中國內地尋找投資項目。很自然的,他見到了馬云。
那次,馬云主要向蔡崇信談了自己“芝麻開門”的夢想,談自己要做全球最佳B2B,要做80年企業(yè)的遠大理想。之后,蔡崇信參觀阿里巴巴公司時,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里頭黑壓壓坐著20多個人,地上滿是床單,一群“瘋子”在那里喊叫著、歡笑著,仿佛一個吃大鍋飯的大家庭。
那年晚些時候,蔡崇信再次來到杭州,帶來了他懷孕的妻子克拉拉以說服她同意,那將是他們三個孩子中第一個。也是那次旅行中,馬云和蔡崇信泛舟西湖,在那里商討了阿里巴巴未來的遠大計劃。
35歲的他向馬云毛遂自薦愿意辭職跟隨,而且還帶著太太同行,以示決心。
當時的阿里巴巴前途茫茫,馬云只付得起人民幣500元月薪,哪請得起“年薪300萬港幣”的蔡崇信但蔡崇信心意已決。他脫下名牌西服,卷起袖子成為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之一。
當時蔡崇信的收入,用馬云開玩笑的話就是“可以買下幾十個當時的阿里巴巴“。至于蔡崇信當時為什么執(zhí)意要加入阿里巴巴,我們已不得而知。但相信,1999年,他一定看到了未來互聯(lián)網世界的前景,一定看到了馬云這樣一個團隊實現(xiàn)這個前景的能力。
2、最重要的合伙人
蔡崇信毫無疑問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人之一。在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中,有兩個人是永久合伙人,一個是馬云,另一個是蔡崇信。
蔡崇信在加入的時候就任CFO,并開始著手注冊公司。他為18個創(chuàng)始人準備了一個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的英文合同,上面明確了每個人的股權和義務,合同做的滴水不漏。在早期,是他幫助阿里巴巴明確了自己的員工持股制度。早年有報道寫過蔡崇信是如何在小黑板上給阿里巴巴的同事們解釋股權、期權和財務制度。
蔡崇信的到來,使得阿里巴巴開始真正規(guī)范化運作。另外,既精通法律又精通財務,且熟知國際慣例的蔡崇信為阿里巴巴與國際化大公司的合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同時也增強了風險投資對阿里巴巴的信任感。
阿里巴巴的幸運在于,在事業(yè)開始發(fā)展的最早期就有了一個解決一切財務,法律疑問的守護神。馬云應該心里會非常感謝,在自己事業(yè)騰飛之前就擁有蔡崇信。
接下來,是他幫助馬云進行每一輪的融資,操刀阿里巴巴的兩次上市——2007年阿里巴巴B2B上市和這一次的集團整體上市。
3、給阿里巴巴帶來第一筆投資
1999年正是互聯(lián)網泡沫最高潮時,也就是說是最容易找到投資人的時候。此時馬云和蔡崇信來到舊金山硅谷融資,一周時間與幾十位投資人見面卻最終一無所獲。這也就是馬云最近在阿里巴巴美國路演時的吐槽“當年我們想要200萬美金,卻沒有人給我們“。馬云在前三次創(chuàng)業(yè)中,并沒有與國際投資者打交道的經驗,此時的阿里巴巴一是不知道怎么賺錢,二是獲取用戶的難度極大,此時的蔡崇信就更顯得重要。
在融資方面高不成低不就的時候,蔡崇信與高盛一位舊相識的偶遇促成了阿里巴巴第一次500萬美元的融資。1999年8月的一天,也許這一天應該被阿里巴巴所銘記。蔡崇信真正酒店里與一家投資商談判,在中途休息的時候,他在酒店大廳遇到了當時任職高盛公司的一位老朋友,這位老朋友在高盛公司的職務是香港區(qū)投資經理。二人敘舊閑聊中,蔡崇信從朋友口中得知,由于全球互聯(lián)網經濟的熱潮,高盛也開始關注互聯(lián)網行業(yè),有意向中國進行一次嘗試性的投資。聽到這個消息后,蔡崇信立刻意識到這對阿里巴巴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經過這位朋友的引薦,高盛公司在了解了阿里巴巴的基本情況后,決定派人到中國對其進行考察。經過考察,高盛認為阿里巴巴很有發(fā)展前景,便開始與阿里巴巴談判投資事項。
經過談判,高盛偕同富達投資(FidelityCapital)和新加坡政府科技發(fā)展基金、Investor AB等向阿里巴巴注資500萬美元,給這個創(chuàng)始資金僅50萬元的新創(chuàng)公司注入了新血。高盛當時的500萬美元可謂幫助阿里巴巴度過了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寒冬。據(jù)媒體報道,此輪投資人共獲得阿里巴巴40%的股權。阿里巴巴獲得了歷史上第一筆“天使基金“。
蔡崇信作為阿里巴巴的“財神爺“,第一次為阿里巴巴在最需要錢的時候,融到了第一筆投資。除了促成了高盛的投資外,我們看到了投資機構中還有蔡崇信原來的老東家瑞典Investor AB,可以想象蔡崇信的背書起了多大的作用。
4、兩次對孫正義說NO
在阿里巴巴第一次融資成功之后,資金對阿里巴巴來說短期內已不再是問題。但這時候另外一個著名的投資人找上門來:軟銀創(chuàng)始人孫正義。
據(jù)之前的媒體報道,在第一次孫正義聽了馬云僅僅6分鐘的演講,完全沒有對阿里巴巴進行實地考察的情況下,孫正義就決定向阿里巴巴注資4000萬美元,但是他要求占有公司49%的股份。
自從見過孫正義后,馬云與CFO蔡崇信赴日本與孫正義面對面做了一輪談判,孫正義再次堅持4000萬美元。馬云聽完出價后心潮澎湃,覺得應該是這樣了,但蔡崇信說no,嚇了孫正義一跳,最后調整為3000萬美元?;貋砗篑R云進一步反悔只要2000萬美元,不難想象這個調整中蔡崇信的意見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那個時候要來4000萬美元的話,阿里巴巴的股份會被稀釋更多。不僅如此,蔡崇信調整融資額度對阿里巴巴的格局是有利的,這一點,作為創(chuàng)業(yè)者馬云的經驗肯定是不如資本市場有運作經驗的蔡崇信的。
馬云曾經在《贏在中國》節(jié)目中夸贊過他的CFO,“像蔡崇信這樣的人不可能在公司內部培養(yǎng)出來,只能從公司外部找,但多半公司找的時候已經是快要上市了,他們來的目的就是準備上市。而前期創(chuàng)業(yè)者把該犯的錯誤已全部犯過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有些投資上的錯誤根本不可逆。“
1999年剛開始創(chuàng)業(yè)不久的馬云就有了在國際投資機構工作過得蔡崇信,讓馬云從創(chuàng)業(yè)的開始就少走了很多彎路。馬云之幸也!
2004年和2005年,蔡崇信再度替阿里巴巴籌資8200萬美元,并合并雅虎中國,這兩次重要的翻身,不僅讓阿里巴巴有充足的資源建構淘寶網,也因此合并雅虎中國。盡管這筆豐厚的投資,也讓阿里巴巴犯下了一系列諸如盲目進入搜索領域和并購雅虎中國后文化融合失敗等問題,但因此而再沒有財政之憂的阿里巴巴坐穩(wěn)今天中國第一大電子商務的寶座。
其中,蔡崇信2004年四處奔走找錢,第一個想到的地方就是他從小長大的臺灣。經他牽線,中信辜家、富邦蔡家等好幾家臺灣企業(yè)家族,都私人掏錢參與增資。
過去十多年,蔡崇信一直擔任阿里巴巴的財務官,直到最近才交棒,轉而擔任集團執(zhí)行副主席;但無論職銜如何改變,阿里巴巴上上下下的員工都清楚,“只要是財務、投資的事,找Joe蔡就對了!”他就是阿里巴巴集團的財務、投資“總負責人”,所有阿里巴巴的資金調度、轉投資、募資入股,全部由他統(tǒng)籌負責。蔡崇信身負的業(yè)務敏感性,不言而喻。阿里巴巴B2B 2007年在香港上市,蔡崇信自然是最后的操盤手。
5、阿里“大買家”
最近幾年,阿里巴巴加大投資戰(zhàn)略布局,在資本市場上扮演著“大買家”的角色,而蔡崇信又是大買家背后的大買家。據(jù)《創(chuàng)業(yè)家》&I黑馬報道:
2009年之前,阿里可追溯的投資案例并不多。除了雅虎中國的投資,僅有2005年12月的一拍網,2006年的口碑網,2007年的百世物流,2008年的PHPWind等幾樁案例。
2008年年中阿里資本成立,這是帶有典型財務投資色彩的公司化VC。通常,財務投資者更看重投資回報率而非產業(yè)鏈地位。阿里分散在B2B、淘寶等各個子公司的戰(zhàn)略投資部,則承擔起產業(yè)鏈布局的重任。
這之后至2011年年末,阿里的投資進入了一個高峰期,市場上公開的項目接近30個,美團網、搜狗、丁丁優(yōu)惠券、華數(shù)淘寶、名鞋庫、萬網、星辰急便、易圖通等大手筆盡皆出自這個階段,而投資總額也超過6億美元。
2012年下半年起至今,除了高德軟件和新浪微博,阿里先后投資丁丁網布局O2O,收購蝦米音樂成為集團第25個事業(yè)部,成立眾安在線介入互聯(lián)網金融,加上尚未公布的友盟、陌陌、UC優(yōu)勢科技等一系列移動互聯(lián)網投資,阿里巴巴迎來第二波投資并購高峰期。
盡管阿里巴巴后期引入前北極光創(chuàng)投副總裁張鴻平擔任阿里資本董事總經理兼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但蔡崇信在這些投資并購案中仍然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
如今,旗下?lián)碛刑詫毦W、天貓、支付寶等網站的阿里巴巴即將掛牌上市,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紐交所的上市已被人們整整討論了大半年。
但能夠拍板決定阿里巴巴花落何處的,除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另外還有一個人,也就是蔡崇信。
2013年9月,阿里巴巴正與香港證交所隔空爭論之際,阿里巴巴決定向港交所遞出一封信,說明他們所堅持的“合伙人制度”理念;但這封信的落款署名,不是馬云,而是“阿里巴巴集團創(chuàng)始人及阿里巴巴集團執(zhí)行副主席蔡崇信”。
9月19日,阿里巴巴將在紐交所上市,融資額將高達240億美元。阿里上市后,阿里巴巴創(chuàng)始人馬云將成中國首富,阿里巴巴也將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lián)網公司。即便縱觀整個美國歷史,這也很可能是最大規(guī)模的上市。而這個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上市就是由蔡崇信主導的。
6、神秘的“財神爺”
根據(jù)根據(jù)阿里最新披露的招股書,集團首席財務官蔡崇信的持股量和持股比例分別是83,499,896股和3.6%。而根據(jù)阿里巴巴1600億美元左右的估值,蔡崇信的身價也將達到57億美元,阿里的財神爺名副其實。
但是蔡崇信卻是阿里巴巴“最敏感”的人物。當記者向阿里巴巴的員工一問起他,每個人都閉嘴,“他不能談!”為什么“他太敏感了,要我談馬總(指馬云)都可以,就是不能談他!”
蔡崇信毫無疑問是阿里巴巴重要人物中最少接受媒體采訪的人之一。
在一次少見的采訪中,他對《福布斯》雜志說:“我以前是個律師,懂得如何設立公司,并且能幫助公司籌集資本。我知道自己擁有其他人沒有的知識,所以他們在那個方面很信任我。在我擅長的世界里,我感到非常自信、非常自如。我沒有想過大包大攬,我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
這短話可以清楚地表明蔡崇信在公司的職責和分工。
阿里巴巴始終將蔡崇信隔絕于媒體之外。至今為止,蔡崇信也只接受少量英文媒體的采訪。原因可能是公司認為擁有海外背景的蔡崇信,會讓西方媒體感覺更親切。但是大多數(shù)中文媒體提出采訪要求,阿里巴巴都會禮貌拒絕。
對于公司而言,如果只能有一個人來代表公司,讓所有媒體的聚光燈都打在他身上,讓他接受所有的贊譽和毀謗,讓他成為公司的象征物來接受所有針對公司的批評和指責,那么這個人只能是馬云。這是創(chuàng)始人的宿命,也是創(chuàng)始人的責任,哪怕他最重要的合伙人也替代不了這個角色。因為對于公眾輿論而言,公司只能用一個聲音講話,太多的聲音,只會讓一個公司的形象變得模糊。
馬云找到了蔡崇信,并充分信任他在財務與資本上的能力: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能在這樣一個全球性公司的萌芽期就加入,這是命運對雙方的眷顧。但這種好運氣也必須加以克制。在幾乎所有需要聆聽阿里巴巴的聲音的時候,蔡崇信都會安靜地向后退一步,這正是克制。他和阿里巴巴都知道,他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
編輯:IPRdaily 黃坤 -------------
【IPRdaily會員今日推薦】:
TMclass(商標代理人學堂) ------------------------------------------------- TMclass--?只服務于有野心的商標代理人
Mclass(商標代理人學堂)關注互聯(lián)網時代的商標代理人新服務,并針對于業(yè)界剛剛起步和懷揣夢想又不安于現(xiàn)狀的商標代理人群體,邀請知名專家導師、律師、營銷專家、投資人圍繞職業(yè)體系、專業(yè)體系、知識體系、實戰(zhàn)路徑,打造最具價值的商標代理人互聯(lián)網協(xié)作服務平臺。
微信公眾號:tmclass 掃描二維碼可直接關注!
? 點擊閱讀原文來知識產權第一個云社區(qū)“知云社區(qū)”互動!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