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業(yè)那些事兒#
美團起訴國家知識產權局遭駁回,多個核心商標已被“搶注”
中國裁判文書網在10月22日發(fā)布的一則判決顯示,美團點評運營主體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三快科技”)為了爭奪“榛果”商標,將國家知識產權局(根據機構改革部署,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的相關職責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統一行使)告上法庭,一審遭遇敗訴。此外,三快科技為了爭奪“榛果”商標,還曾將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告上法庭,也以敗訴收尾。
此前,10月12日,已經運營兩年多的 “美團榛果民宿”更名為“美團民宿”。
除了“榛果“商標,美團系多個核心商標被第三方注冊。值得一提的是,美團運營主體公司三快科技申請注冊“三快”商標,多個細分商標類別被駁回。(來源:雷達財經)
TCL 再勝訴,愛立信專利二審被判無效
11 月 7 日,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CAFC)公布了一份判決書,維持了 TCL Corp.與 TC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olding Limited 提起的愛立信美國專利號 6,029,052(“’052 專利”)無效的裁定,認定愛立信’052 專利的四項權利要求無效。CAFC 判決認為,根據現有技術,系爭專利存在顯而易見性,裁定所有被質疑的權利要求均不具有專利權。
上述’052 專利涉及一種用于無線通信系統的直接轉換接收器,該接收器可以從工作在不同頻帶的系統接收信號。據悉,愛立信于 2014 年向德州東部地方法院向 TCL 提起專利侵權訴訟。隨后,TCL 在 2015 年就’052 專利向專利審理訴愿委員會 PTAB 提出兩起多方復審(IPR)無效請求(IPR2015-01584 和 IPR2015-
01600),PATB 于 2017 年做出’052 專利的四項權利要求無效的裁定。(來源:鈦媒體)
蘋果申請新專利:Siri可以分析你的面部表情和情緒了!
11月17日消息,蘋果11月14日提交的最新專利申請文件顯示,蘋果正在開發(fā)一種全新的方法,通過在未來版本的Siri或者其他系統中添加面部分析功能,來幫助Siri解讀用戶需求。這意味著Siri將來可能不僅懂得語音識別,在與用戶進行對話時,它甚至可以啟用設備的FaceTime攝像頭,來分析用戶面部表情,解讀用戶情緒。
蘋果官方稱,申請這一專利的目的是減少語音請求被Siri誤解的次數,試圖通過分析用戶情緒來進一步提高準確度。比如無法區(qū)分“Peter”和“Pizza”的問題(笑)
在專利申請文件中,蘋果還提到,“Smart Apps可以代表用戶執(zhí)行操作,以回應用戶的自然語言需求,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與用戶想要的操作并不符合。但是現在我們可以對視頻輸入中的面部圖像進行分析,通過識別形狀或運動來識別特定的肌肉或肌肉組織是否被激活?!倍瑯幼鳛檎Z音助手的微軟的Cortana近日卻有消息稱將在部分地區(qū)被關閉。如果蘋果的這項專利申請真的能夠實現,那將大有用武之地。(來源:愛極客)
阿里:國內擁有超6000項已授權專利,涉及云、AI等領域
根據阿里招股書顯示,阿里在技術基礎設施、分布式云架構、大數據分析、AI、物聯網、通信、倉配及物流系統、中間件和安全等多個領域開發(fā)了大量自有技術(包括專利技術)。
截至2019年6月30日,阿里在中國境內擁有6175項已授權專利及13336項公開提交的專利申請;我們在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qū)擁有3112項已授權專利及9742項公開提交的專利申請。(來源:網易科技)
#海外知產那些事兒#
印度公布《2001年外觀設計條例》修正案
2019年10月8日,印度政府公布了《2001年外觀設計條例》修正草案以向利益相關方征集意見。該修正案的亮點是印度將遵循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所公布的《洛迦諾分類》(第12版)。這一變化旨在幫助印度的外觀設計分類制度與國際公認的分類制度進行接軌。修正案中最主要的變化是將《洛迦諾分類》中的第32類(包括圖形符號和標志、表面圖案以及裝飾圖案)納入到印度的外觀設計法律當中。此前,印度的外觀設計法律并未就如下情形作出清晰的規(guī)定:圖形符號和標志在未應用于任何產品中的情況下(與圖形用戶界面以及以圖標形式在電腦或移動設備中展示的外觀設計的情況一樣)能否進行外觀設計注冊。目前,圖形用戶界面申請會遭到印度外觀設計機構的駁回。而修正案則為人們提供了解決這一難題的機會,使相關機構能夠提出將此類外觀設計納入可在印度進行注冊的外觀設計的行列。
此外,根據該修正案的規(guī)定,印度將會把初創(chuàng)企業(yè)列入到新的申請者類別當中,使其享受當前適用于自然人或小型企業(yè)的費用優(yōu)惠政策。(來源: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網)
韓國明年設國家專利大數據中心
韓國政府計劃,明年上半年前完成以人工智能(AI)為基礎的“國家專利大數據中心”,并借此分析全世界4億3000萬件的專利大數據,在材料、零件與設備等領域中分析創(chuàng)新技術之外,也能支持國家技術自立。
為應對日本對韓加強出口交易,韓國持續(xù)推動原料、零件技術自立政策。14日,韓國專利廳發(fā)表《以知識產權為基礎的技術自立及強化產業(yè)競爭力對策》,計劃推動100多種原料、零件開發(fā)的同時,通過專利大數據資料,研發(fā)相關知識產權(IP-R&D)。利用大數據分析,有望更快挖掘各大領域的先驅、制定研發(fā)策略,幫助中小企業(yè)技術自立、進入市場。
專利廳廳長樸原住表示,找出競爭企業(yè)的專利、重要的技術經驗,才能找到對的研究方向,不僅能提升研發(fā)成功率,也能縮短研發(fā)時間。未來在原料、零件、設備等領域的研究項目中,專利廳將給予IP-R&D的策略。另一方面,由于現行韓國的知識產權制度讓受害者很難在韓國獲得損害賠償,專利廳也決定大幅修改韓國現有的產權保護制度。樸原住表示,韓國引進Discovery程序的話,不僅能保護知識產權、提前解決紛爭,也有助于培養(yǎng)韓國知識產權專家。韓國的核心原料相當依賴海外,近期受日本出口限制影響,企業(yè)紛紛陷入險境,韓國政府正在加速制定相關政策。樸原住對此表示,主要國家將知識產權作為武器、支配產業(yè),為確保未來市場將全力以赴。(來源:半導體投資聯盟)
#知產大省那些事兒#
長三角三省一市構建區(qū)域知識產權執(zhí)法協作機制
近日,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和安徽省知識產權局簽署《長三角區(qū)域知識產權執(zhí)法協作協議書》,構建長三角三省一市知識產權執(zhí)法協作機制。
根據協議,三省一市知識產權局將加強執(zhí)法協作交流,在案件移送、委托送達、協助調查、協助執(zhí)行、協作辦案、橫向協調、服務協作、信息共享等八個方面聯動保護知識產權。
協議明確,將設立由三省一市知識產權局局長和分管執(zhí)法工作的副局長組成的長三角區(qū)域知識產權執(zhí)法協作工作協調小組,并將圍繞重點領域、重點商品、重點環(huán)節(jié),聯合開展跨地區(qū)的知識產權專項執(zhí)法行動,逐步統一知識產權案件的法律適用標準和處罰尺度,共同制定長三角地區(qū)知識產權案件自由裁量基準。
協議的簽署,貫徹落實了長三角區(qū)域一體化國家規(guī)劃,將促進長三角地區(qū)知識產權執(zhí)法互助、監(jiān)管互動、信息互通、經驗互鑒,為長三角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一體化發(fā)展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氛圍。(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上海:積極作為保護本土"老品牌"知識產權
上海檢察機關依托專業(yè)化辦案團隊,充分運用檢察建議,構建檢企互通機制,堅持對侵犯上海本土“老品牌”知識產權犯罪行為零容忍。11月14日,該市檢察院與虹口區(qū)檢察院聯合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2016-2019年上海檢察機關辦理侵犯本土“老品牌”知識產權犯罪案件情況。
“老品牌”既是上海城市歷史的珍貴沉淀和見證,更是上海企業(yè)的信譽傳承和質量保證。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上海市檢察機關辦理侵犯“老品牌”審查起訴案件共計55件104人。歷年案件受理數和涉案人數均持續(xù)增長,2018年侵犯“老品牌”案件同比增長61.54%,人數同比增長125%。發(fā)案區(qū)域以該市郊區(qū)為主,案件高發(fā)于工業(yè)用品、食藥品、日用品行業(yè),以自然人犯罪為主,單位犯罪有所增長。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率呈逐年增長趨勢,2019年達到62.5%,案件均獲有罪判決。
據介紹,近年來侵犯上海本土的“老品牌”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呈現以下特點:侵權罪名集中,犯罪主體特點鮮明,“家族式”犯罪形態(tài)常見;以跨地區(qū)侵權模式為主,占比高達50.9%,并由單環(huán)節(jié)犯罪向全鏈條犯罪轉化;海外售假、社交軟件售假成為侵犯“老品牌”新途徑等。
今年4月,虹口區(qū)檢察院在辦理假冒本土老品牌“玉棠”牌注冊商標、銷售假冒“玉棠”牌注冊商標的案件時,邀請知識產權權利人實質參與庭審。經檢察機關居中協調,促成被告人退賠全部違法所得,有效補償了“老品牌”權利人的損失。(來源:正義網 作者:林中明 潘志凡)
山西遴選若干名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員
為推進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的構建,充分發(fā)揮人民調解工作在知識產權糾紛處理中的積極作用,山西省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現面向社會遴選人民調解員若干名。此次遴選將采取部門、單位或社會團體推薦與個人自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人民調解員推薦條件為:政治立場堅定,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和法律素養(yǎng);具備良好的職業(yè)素質和道德品質,公道正派,熱愛并能積極參與調解工作,無犯罪記錄,無不良行為記錄;具備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有一定的法律工作、調解工作或群眾工作經驗,自愿接受調委會委托的相關調解委托工作,擅長對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領域重大、疑難、復雜知識產權矛盾糾紛調處。并具備以下工作經歷之一:在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工作并具有三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在企業(yè)從事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具有法律或知識產權等相關工作五年(含)以上從業(yè)經歷;具有知識產權代理(持有相關執(zhí)業(yè)證)相關工作3年 (含)以上從業(yè)經歷;在省內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從事知識產權及有關技術領域研究或教學工作;在省內律師事務所、專利代理機構擔任部門以上負責人;其他有類似經歷人員。
山西省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調委會”)是山西省知識產權技術服務中心在山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 (知識產權局)指導下,經山西省司法廳批復成立承擔知識產權領域糾紛調解工作的組織,主要調解范圍:以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為重點,并兼顧相關領域知識產權案件,負責調解山西省內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fā)生的知識產權糾紛,以及所在地為山西省的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員由調委會聘任,任期3年。受調委會委托,人民調解員組成調解組開展相關案件的調解工作,同時承擔知識產權相關研究和咨詢工作。(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孟紹毅)
累計涉案1.6億元!中山坦洲警方破獲一宗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案
11月15日,中山市公安局在坦洲鎮(zhèn)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羊城派記者在會上獲悉,近日,中山市公安局坦洲分局開展統一收網行動,成功破獲一宗特大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8名,現場扣押假冒國外著名品牌手表及配件一批,累計涉案價值達人民幣1.6億元。
今年6月27日,坦洲分局接某經營國外著名品牌手表銷售公司報稱,互聯網上有大量假冒其公司銷售品牌的手表,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對其公司造成了大量經濟損失。目前,犯罪嫌疑人趙某豐、李某鋒、楊某欽等8人已被依法批準逮捕,案件在進一步調查中。
警方介紹,據犯罪嫌疑人透露,1000元到4000元價位的假表銷售最多。警方表示,消費者如果懷疑手表有假,可以到當地專賣店鑒定,如果買到了假表,可以向電商平臺提出索賠。(來源:羊城派 記者:林翎 通訊員:莫國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推薦閱讀(點擊圖文,閱讀全文)
生而不凡!2019年中國“40位40歲以下企業(yè)知識產權精英”榜單揭曉
“投稿”請投郵箱“iprdaily@163.com”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產業(yè)服務平臺,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人,用戶匯聚了中國、美國、德國、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成長型科技企業(yè)IP高管、研發(fā)人員、法務、政府機構、律所、事務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100多萬產業(yè)用戶(國內70萬+海外30萬);同時擁有近百萬條高質量的技術資源+專利資源,通過媒體構建全球知識產權資產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獲啟賦資本領投和天使匯跟投的Pre-A輪融資。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islanderfriend.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