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億專利轉讓費背后的知識產權保護
畢玉遂與團隊成員
近年來,中國持續(xù)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僅去年一年,專利發(fā)明申請量就超過138萬件,連續(xù)七年位居世界第一。而如何把這些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也是頗受關注的問題。在專利成果轉化案例中,最受關注的是山東理工大學畢玉遂教授團隊研發(fā)的新型聚氨酯化學發(fā)泡劑,專利許可使用費達到了五億元人民幣,創(chuàng)下天價,轟動一時。而這也被認為是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成功助力科技成果走向市場的縮影。
發(fā)泡劑是生產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重要原料。歐美國家已經研發(fā)出四代聚氨酯發(fā)泡劑,屬于氯氟烴類物理發(fā)泡劑,都沒有擺脫氯氟元素。山東理工大學教授畢玉遂,帶領的科研團隊,經過十余年的努力,終于研發(fā)出無氯氟的新型聚氨酯化學發(fā)泡劑。畢教授說,雖然發(fā)明成功,但如何更好的保護這項專利卻成為他的一個心病。正在這時,國家知識產權局為他們提供了很好的幫助,派出‘微觀專利導航工作組’入駐山東理工大學。“‘微觀專利導航工作組’這是專門為我們這個項目成立的,據我們了解,這是(全國)第一個。工作組的專家們在我們這里,對我們的專利逐條逐句的來進行審查審閱和修改,而且專家都是和我一樣化學化工方面的專家,他們的基礎理論水平也是非常扎實的。他們也幫我們去思考哪個地方沒想到,然后再補上。”
2017年,補天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以總計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獲得了新型聚氨酯化學發(fā)泡劑20年專利獨占許可使用權,創(chuàng)造了中國專利獨占許可使用費額度最高紀錄。該公司總經理劉鹿女士說,之所以花費如此高價買斷專利,除了看好這項科技成果的前景外,還有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信心:“首先,國家層面出面去幫助大學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去幫他全球布局這個專利,從我們企業(yè)角度來說是非常放心的,現(xiàn)在尤其是化工這個行業(yè),打的就是專利戰(zhàn)。如果知識產權布局不好的話,那我們企業(yè)其實是非常不放心的,比如說,我們拿到這個專利,它到底是不是唯一的,花這么高價格買下來以后,它以后會不會被竊取,通過別的渠道會不會產生新的專利去覆蓋我們這個。這個其實我們之前其實都是有考慮的,所以國家知識產權局出面成立這個微觀專利導航工作組來全面的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對我們企業(yè)來說是非常高興、非常認可、是非常重要的?!?br/>
據了解,這種發(fā)泡劑可廣泛應用于聚氨酯軟質、硬質泡沫的發(fā)泡等行業(yè)。軟質泡沫可應用于床墊、沙發(fā)、服裝襯墊、汽車坐椅等;硬質泡沫可應用于冰箱、冰柜、冷庫等制冷裝置,以及供熱管道、建筑屋頂外墻的隔熱保溫等。畢玉遂教授介紹說,這項專利投入生產后,在全球市場發(fā)展前景廣闊?!八膽梅秶欠浅V泛的,今天我們的產品出來,我們的環(huán)保性能遠遠超過之前的(產品),我們的生產成本也遠低于他們(的成本)。所以,我們也很有信心,我們要在全世界銷售產品,向全世界開拓市場?!?br/>
這項天價專利轉讓,被認為是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成功助力科技成果走向市場的縮影。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知識產權創(chuàng)造大國。數(shù)據顯示,過去十年,中國每萬人口發(fā)明專利擁有量由0.6件增長至9.8件,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年均增長兩成,有效發(fā)明專利擁有量僅次于美國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知識產權保護,不僅是中國科技進步的剛需,也為中國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記者:靳丹妮
編輯:IPRdaily趙珍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投稿”請投郵箱“iprdaily@163.com”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產業(yè)服務平臺,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人,用戶匯聚了中國、美國、德國、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成長型科技企業(yè)IP高管、研發(fā)人員、法務、政府機構、律所、事務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萬產業(yè)用戶(國內25萬+海外30萬);同時擁有近百萬條高質量的技術資源+專利資源,通過媒體構建全球知識產權資產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獲啟賦資本領投和天使匯跟投的Pre-A輪融資。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islanderfriend.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