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授權發(fā)布,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場#
發(fā)布: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供稿:軟科
原標題:近五年(2013-2017)高校獲國家科學技術獎情況大盤點!
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順利召開!全國共有65所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獲獎數為115項,占通用項目授獎總數的53.0%。
今年的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結果顯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fā)明獎、科技進步獎三大獎中的特等獎和一等獎以及創(chuàng)新團隊獎中,均有高校的身影。這說明高校在獲獎數量繼續(xù)保持高位的同時,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各高校在三大獎中的表現(xiàn),小編為大家統(tǒng)計了近五年(2013-2017年)來高校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情況。各高校最終折合分數的計算方法采用了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關于三大獎的計算方法。其中,自然科學一等獎、技術發(fā)明一等獎和科技進步特等獎均給予最高權重,科技進步一等獎的權重為最高權重的50%,自然科學二等獎、技術發(fā)明二等獎的權重為最高權重的10%,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權重為最高權重的5%。
(注:本次統(tǒng)計的數據來源為教育部官方網站。統(tǒng)計包括各大軍校和香港地區(qū)高校。各高校附屬醫(yī)院、深圳研究生院等數據均納入各高校進行統(tǒng)計。僅統(tǒng)計各高校以第一完成單位完成的通用項目數據。)
以下為近五年(2013-2017)高校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具體統(tǒng)計情況:
在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表現(xiàn)突出,分列一、二位,折合分數也僅相差4分。西安交通大學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西安交大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學技術獎7項!北京大學緊隨其后,進入前十名的高校還有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為具體統(tǒng)計表:
在近一百所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南昌大學表現(xiàn)最為突出,南昌大學曾于2015年獲得國家技術發(fā)明一等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河海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高校也表現(xiàn)優(yōu)異。以下為具體統(tǒng)計表:
近五年來,共有62所非“雙一流”高校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香港科技大學表現(xiàn)最為搶眼。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唐本忠等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了今年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河南科技大學和信息工程大學五年來均獲得了4項國家科學技術獎。以下為具體統(tǒng)計表:
發(fā)布: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供稿:軟科
編輯:IPRdaily趙珍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推薦閱讀
2017全球區(qū)塊鏈企業(yè)專利排行榜(前100名)
2017年企業(yè)發(fā)明授權專利排行榜(前100名)
“投稿”請投郵箱“iprdaily@163.com”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產業(yè)服務平臺,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人,用戶匯聚了中國、美國、德國、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成長型科技企業(yè)IP高管、研發(fā)人員、法務、政府機構、律所、事務所、科研院校等全球近50多萬產業(yè)用戶(國內25萬+海外30萬);同時擁有近百萬條高質量的技術資源+專利資源,通過媒體構建全球知識產權資產信息第一入口。2016年獲啟賦資本領投和天使匯跟投的Pre-A輪融資。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軟科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islanderfriend.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